考研云平台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admin 2024-03-09 16:43:24 考研复试 17 ℃ 考研云平台
考研云平台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笔试】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说明:本套考研复试资料由本机构多位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2024年考研复试推荐资料。

一、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资料

1.《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相关资料

(1)《中国哲学史》[笔记+提纲]

①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试复习效率,考研复试推荐资料。

②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中国哲学史》复试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试复习针对性。

(2)《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名词解释精编。②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简答题精编。③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论述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复试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复试考试要求进行了分类整理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解析,针对性强,是考研复试推荐资料。

(3)《中国哲学史》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复试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复试推荐。②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说明:复试复习效果检测使用。共五套核心题库,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复试复习推荐。

③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说明:考研复试冲刺预测。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推荐资料。

2.《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相关资料

(1)《西方哲学史》[笔记+提纲]

①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试复习效率,考研复试推荐资料。

②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西方哲学史》复试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试复习针对性。

(2)《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名词解释精编。②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简答题精编。③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论述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复试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复试考试要求进行了分类整理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解析,针对性强,是考研复试推荐资料。

(3)《西方哲学史》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复试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复试推荐。②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说明:复试复习效果检测使用。共五套核心题库,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复试复习推荐。

③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说明:考研复试冲刺预测。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推荐资料。

二、复试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

3.本套考研复试资料包含以上一、二部分(不含教材),全国统一零售价:[¥]

特别说明:

①本套复试资料由本机构编写组按照考研复试大纲、复试真题(回忆)、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②复试资料中若含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如有异议及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无条件立即处理!资料若有更新,免费赠送电子版。

三、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指定/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

4.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参考书

①《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二版)(马工程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②《西方哲学史》编写组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二版)(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

四、本套考研资料适用院系

政法学院

版权声明

编写组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封面............................................1

目录............................................4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复试备考信息..................9

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参考书目....................9

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招生适用院系..................9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核心笔记................10

《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笔记..............................10

第1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1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

考研核心笔记.....................................10

第2章孔子的哲学...................................1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

考研核心笔记.....................................12

第3章老子的哲学...................................1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

考研核心笔记.....................................16

第4章墨子的哲学...................................2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0

考研核心笔记.....................................20

第5章子思与孟子的哲学................................2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5

考研核心笔记.....................................25

第6章庄子的哲学...................................2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8

考研核心笔记.....................................28

第7章《易传》的哲学.................................3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1

考研核心笔记.....................................31

第8章名家与后期墨家的哲学..............................3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2

考研核心笔记.....................................32

第9章荀子的哲学...................................3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6

考研核心笔记.....................................36

第10章韩非的哲学..................................3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8

考研核心笔记....................................38

第11章先秦时期其他学派的哲学...........................4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0

考研核心笔记....................................40

第12章秦与汉初的黄老思潮.............................4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3

考研核心笔记....................................43

第13章董仲舒的体系与儒学的经学化神学化......................4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5

考研核心笔记....................................45

第14章王充的哲学.................................5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0

考研核心笔记....................................50

第15章《黄帝内经》的哲学.............................5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6

考研核心笔记....................................56

第16章道家的新发展与魏晋玄学...........................5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9

考研核心笔记....................................59

第17章佛教的传入及其与儒道的交涉.........................6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2

考研核心笔记....................................62

第18章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6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9

考研核心笔记....................................69

第19章道教的传播与丹道道理............................7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5

考研核心笔记....................................75

第20章经学的重整与中唐儒学............................7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8

考研核心笔记....................................78

第21章宋初思潮与理学初兴.............................8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0

考研核心笔记....................................80

第22章张载的气学.................................8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5

考研核心笔记....................................85

第23章程颢与程颐的天理论.............................9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0

考研核心笔记....................................90

第24章朱熹的理学.................................9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3

考研核心笔记....................................93

第25章陆九渊的心学................................10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2

考研核心笔记....................................102

第26章陈亮与叶适的事功之学............................10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5

考研核心笔记....................................105

第27章王阳明的心学................................10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9

考研核心笔记....................................109

第28章罗钦顺与王廷相的气学............................11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4

考研核心笔记....................................114

第29章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与中国哲学转向.......................12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3

考研核心笔记....................................123

第30章黄宗羲与方以智的哲学............................12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6

考研核心笔记....................................126

第31章王夫之的哲学................................13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5

考研核心笔记....................................135

第32章颜元、戴震与章学诚的哲学..........................14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2

考研核心笔记....................................142

第33章龚自珍与魏源的哲学.............................15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4

考研核心笔记....................................154

第34章康有为的哲学................................15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6

考研核心笔记....................................156

第35章谭嗣同与梁启超的哲学............................15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8

考研核心笔记....................................158

第36章严复的哲学.................................16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0

考研核心笔记....................................160

第37章章太炎的哲学................................16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2

考研核心笔记....................................162

第38章孙中山的哲学................................16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4

考研核心笔记....................................164

第39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新阶段..................16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5

考研核心笔记....................................165

《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笔记.............................169

第1讲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169

第2讲早期自然哲学.................................171

第3讲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175

第4讲柏拉图哲学..................................178

第5讲亚里士多德哲学................................181

第6讲晚期希腊哲学.................................185

第7讲基督教哲学的诞生...............................188

第8讲早期经院哲学.................................189

第9讲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192

第10讲英国的经院哲学家..............................195

第11讲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198

第12讲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200

第13讲笛卡儿的唯理论...............................204

第14讲唯理论的发展................................207

第15讲英国经验论.................................211

第16讲法国启蒙哲学................................216

第17讲康德的批判哲学...............................221

第18讲绝对唯心论.................................229

第19讲黑格尔哲学体系...............................230

第20讲黑格尔哲学的余波..............................240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复习提纲...............243

《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复习提纲243

《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复习提纲253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257

《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257

《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273

《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296

《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324

《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338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复试备考信息

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①《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二版)(马工程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②《西方哲学史》编写组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二版)(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

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招生适用院系

政法学院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第1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中逐步萌发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考点:朴素自然观的产生,阴阳说,范蠡

考点:五行的观念——世界由五种元素构成的朴素唯物主义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1.随着商周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们开始

注意到自然界变化发展和人类社会政权交替、祸福转化等现象

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人们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1)纣王:“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否认变化。

(2)周公旦:“天命靡常”——承认变化。

2.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中逐步萌发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但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最初是在宗教神学的体系下萌芽发生的。

现存《周易》中的《易经》部分,原是周人问吉凶的卜筮之书,但其中包括着某些原始而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萌芽。

(1)《易经》中关于“对立”和“物极必反”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①对立面及其变化的思想反映在六十四卦的演变产生。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最终归结为阴阳两种势力的消长。这是最原始的关于对立面及其变化的思想。

《易经》关于阴阳的观念很可能是从观察天象地理的变化或人类男女两性,禽兽雌雄的不同中概括出来的,但并没有把阴阳作为某种具体事物的两种对立性质,而是把阴阳当作一切具体事物共同的、最基本的两种对立性质提出来,并用抽象的符号表示。这由《易经》作为占筮之用宗教神学体系决定的。不可混同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②《易经》中关于“对立”的思想,反映在某些卦象相反的卦的吉凶对立。

泰卦与否卦;剥卦与复卦。

③《易经》在一些卦中包含有一些由低到高的变化发展思想。乾卦、渐卦。

④《易经》在描述由低至高的变化发展情况中,也表露了一些转化的思想和“物极必反”的思想。

《易经》把事物的“对立”和“转化”抽象化,神秘化,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无法认识和驾驭的,只能乞求于神的启示,然后再来决定人们的行动;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带有严重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2)一些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表露出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

①晏婴对齐景公论“和”、“同”。

②晋国的史官史墨,提出“物生有两”、“各有妃耦”——事物不是固定不变,对立双方地位可以发生转化等思想。

【核心笔记】朴素自然观的萌芽

1.朴素自然观的产生

(1)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2)天,上帝,鬼神观念的动摇。

2.五行的观念——世界由五种元素构成的朴素唯物主义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3.阴阳说

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茂和凋衰。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

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是和当时生产实践和积累的自然知识相适应的,不是建立在正确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倒像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

4.范蠡

(1)初步认识到人和自然的一些关系。对天道做了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解释,自然现象的变化是有“恒制”,有经常不变的法则。

(2)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做了三点说明:

①“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事物的产生需要条件,在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时候,不能盲动,否则“强索者不祥”。

②人的主观努力和自然客观条件是互相为因的,必须互相配合好。“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

③客观条件是变化的,成熟与不成熟可以转化,具备与不具备可以相互转化,必须及时抓住时机——“得时无怠时不再来。”“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不然,“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赢缩转化后将悔之”。

第2章孔子的哲学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相关思想背景,孔子天命思想的两重性,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考点:对鬼神的看法,比较全面的论述

考点:为仁由已而不由人――具有仁的德性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

考点: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考点: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先验论的鼓吹者

考点:什么是中庸,中庸——巩固“道“的最好方法考点:中庸的表现——非常全面又灵活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天命论

1.相关思想背景

殷周的贵族把“天”人格化、神圣化,把它打扮成一个操纵人间万物命运的活灵活现的主宰,自己则是受命于天,是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春秋时期,有意志的人格神的天的观念开始动摇,但仍旧是具有强大力量的宗教迷信思想。

2.孔子天命思想的两重性

(1)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丢掉了。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

“天生德于予桓魉其如予何!”《述而》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吾谁欺欺天乎?”《子罕》

“天丧予天丧予!”《先进》

(2)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必然性。

企图用不可认识的必然性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

“富贵在天”、“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

3.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

(1)孔子宣扬天命论,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

(2)没有对天命的权威加以限制的意图。

(3)没有将天命和人力划出不同的势力范围的思想。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他的使命,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

他自述自己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才使自己的行为逐渐符合天命——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欲不逾距。

4.对鬼神的看法

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肯定鬼神的存在。

(1)放弃鬼神的具有人格神的外貌。

(2)保留鬼神的权威,“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在形式上肯定鬼神的存在。“非其鬼祭之谄也。”不主张无鬼;不能采取收买的态度祭祀鬼神,而应当抱着虔诚的态度祭祀鬼神,就像面对鬼神降临一样。

(4)祭祀不要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对祚的忠孝实际行动上。

【核心笔记】仁学思想

1.比较全面的论述

“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

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求仁完全是自觉的,由自己决定。不依靠他人。

最后:进一步,求仁的具体条目,视听言动。

孔子说仁的性质时,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

(1)作为统治者要求达到仁的标准的具体要求——恭、宽、信、敏、惠。

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要保持统治贵族的尊严与权威——恭、信、敏,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也就是礼的作用,所以他又说:对于统治者这方面来说又要善于使用人民——宽、惠。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使民”“利民”“安民”“教民”。驾驭人民达到礼的标准,正是从这个角度说的。

(2)孝悌的思想:

①“孝”、“弟”――仁的基本要求。

孔子将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

“弟子人则孝出则弟。”《学而》。

孝与忠是统一的,孝于宗族长辈,就是忠于国家朝廷。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②孝与仁更明确的关系。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

③概括——消灭犯上作乱的现象。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

2.为仁由已而不由人――具有仁的德性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

(1)实现仁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的。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

(2)仁的自觉性的具体体现:

①孔子宣扬为仁的自觉性,也就是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德性修养,完全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性道德规定。否则,不仅受刑罚的制裁,而且受到社会道德舆论和内心的谴责。

②仁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一咱主观的道德标准。

(3)一个人如何自觉地实现仁: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方之也已。”《雍也》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4)爱人——有差等。

①孔子在这里的爱人,并不是指抽象的人,而是指在奴隶社会中处于各种阶级关系中的人,例如:君

《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第1讲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考点: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考点:希腊哲学的特点

考研核心笔记

1.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2.希腊哲学的特点

(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

(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

(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理性精神)

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3.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1)Physis=nature=自然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

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

(2)Arche=beginning=本原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

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

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①则体现了理性的光芒;②则看来较为荒诞,原因何在?

(3)Cosmos=cosmos=宇宙指的是天地之间所有的事物的总体以及这引起事物之间的秩序。

(4)philosophia=哲学。指“爱智慧”。智慧指对于世界本原的思辩,“爱”即是沉思和静观之态度。

是理性光芒的体现。

(5)schale=spare=闲暇由于希腊思辩要求静观性思维,故需要一种在闲暇条件下的思考。一方面哲学家在当时都属于贵族,但为什么希腊贵族要以闲暇去思考呢?亚里士多德提出贵族的特征是高尚,而贵族的高尚生活恰恰体现于①战争②狩猎③哲学思考中,希腊人的文明恰恰表现在诸如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构成了当时而言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以学院、学园为中心的理论中心。

第2讲早期自然哲学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米利都派,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派

考点:爱利亚派,元素派,原子论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早期自然哲学

包括:(1)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

(2)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3)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4)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1.米利都派

(1)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

哲学观点:

①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本原论)

②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物活论)

(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

哲学观点:

①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者)。

②认为万物的生成是的“无定”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

③认为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这也意味着他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了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3)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6/545年)。

哲学观点:

①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②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以上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的联系:

从他们的各自观点看,他们都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但是,在对本原进行说明和规定上,在对本原与万物之间的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的说明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体现了对一与多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扩大和丰富。

2.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504-501年)。

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问题的认识上。

(1)火本原说。

包括2个方面的意思:

①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②从内在本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2)逻各斯学说。

①逻各斯的含义。

②认为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3)生成辩证法。

①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

②对立和谐的关系。

③对立也是同一的关系。

④对立是相对的关系。

3.毕达哥拉斯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为公元前532/531年)。

主要是“数本原说”。

(1)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的规定性。

(2)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4.爱利亚派

爱利亚派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前5世纪之间,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其他代表人物有克塞诺芬尼、芝诺。

(1)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0年)

他的理论表现为一种“神学”,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

他的神学观点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讲的“神”所具有的唯一性、绝对性、普遍性和不变性,具有对世界的根本和最高存在原则的规定性质,这一点是后来爱利亚派的哲学中心思想。

另外,他讲的“神”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哲学范畴的意义。

(2)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为公元前500年)

他的哲学不仅仅代表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里的一派观点,而且他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论证是思辨的,即通过分析概念的逻辑关系来得出结论,证明观点,他的思想的思辨性和论辩性具有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①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②认为对“是者”的认识有如下两点是重要的。

a.“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

b.“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能被思维者和被存在者是同一的)。

因此他反对认为“是者既是又不是”这样的看法。

③他认为“是者”有如下的性质,并进行论证:

a.不生不灭;b.连续性;c.完满性。

在他看来,这三个性质与用感官把握的世界的性质是相反的。

④与他的“是者”论一致,他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两种认识对象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力。

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

a.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b.他在哲学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给后人提供了可探索的一系列问题。

c.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观点。

d.他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方法的先河。

(3)芝诺(Zenon、鼎盛年为公元前468年)。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复习提纲

《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复习提纲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消息

【答案】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消,消亡;息,增长。指世界万物的存在过程是一个消亡与发生相统一的过程。

2.阴阳

【答案】本义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3.为学日益

【答案】为道日损前者意为从事于学问则时时增加人的知识和作为;后者意为从事于道就在于时时减少人的知识和作为。《老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任何人为都是对于道的破坏,以儒家主益的态度为非,主张时时减损人为所添加的一切,通过“绝学”、“弃知”达到“无为”,恢复自然纯朴的本性而“无不为”。为庄子“离形去知”、“坐忘”等学说之滥觞。

4.无为

【答案】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

【答案】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谷神

【答案】老子用语,道的别称。谷,山谷,象征虚空;神,变化莫测之意。《老子·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王弼注“谷神,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认为道虚无而又神秘莫测,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一说“谷”同“榖”,西汉河上公注“谷,养也。”意为道能生养天地万物,故称谷神。

7.民贵君轻

【答案】孟子的政治理想,仁政学说的重要方面。《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8.心斋

【答案】庄子用语。心,精神作用;斋,斋戒。一种屏除情欲,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庄子·人间世》“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郭象注“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庄子认为,耳目心智无法认识道,只有使精神保持虚静状态,才能为道归集,悟得妙道。

9.明德

【答案】昭彰道德。《书·康诰》“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左传·成公二年》“明德,务崇之谓也。”《易·晋卦·象传》“君子以自昭明德。”2.《礼记·大学》则以明德指完美的德性,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作为大学的纲领之一。朱熹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据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认为明德是人们天赋本然的善性。

10.机心

【答案】庄子用来指机变之心。《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成玄英疏“夫有机关之器者,必有机动之务;有机动之务者,必有机变之心。”庄子认为人有机变之心则不能纯洁虚静。

11.两汉经学

【答案】汉代的儒家是以注释《诗》、《书》、《礼》、《易》、《春秋》等先秦儒家经书的形式出现的,故称为经学。在汉代搜集到的儒家经典中,有一部分是儒生口授,由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叫做“今文经”。另一部分是散在民间,藏在墙壁中偶然被发现的经书。这些经书由汉以前的文字即古籍文字成,故称“古文经”,故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派。

12.三世说

【答案】中国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此说源于古代,由近代康有为系统化,成为社会维新的理论基础。三世说渊源于公羊学。董仲舒发挥了这一学说。东汉何休明确提出“三世”的概念。魏晋以后,随着学术思想的变迁,公羊成为绝学。到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公羊学重新兴起,清代经学家刘逢禄(1776~1829)等人着重阐发公羊的“张三世”等微言大义。龚自珍与前辈有所不同,他开始将公羊的“三世”与《礼记礼运》联系起来,并认为人类整个历史“通古今可以为三世”。他的这一观点含有进化发展的意义。19世纪末,康有为明确地把公羊的“三世”、《礼记礼运》的“小康”、“大同”与近代进化论思想融合在一起,系统地提出了“三世”说历史进化论。他的这一学说打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论,也否定了历史循环论,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它强调社会历史的和平渐进,反对革命突变,又极力神化孔子,因而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后来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孙中山等人的批判。

13.制名指实

【答案】荀子用语。是名称(概念)符合客观事物。《荀子·正名》“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辩异同。”认为事物都有形状、实体的区别和贵贱同异的差别,必须分别制名以指实,使名实相副,人们才能“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正确地交流思想和处理事情。

14.五行相生

【答案】说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又意识到五行相胜说的不足。孙武提出五行无常胜,墨子提出五行毋常胜。这样就否定了五行之间单一的制约关系。《墨子·贵义》中已经有青、赤、黄、白、黑的无色排列,这和与之相配的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序列完全符合。以后,《管子》、《吕氏春秋》中的五行相生说更臻完善。

15.仁政

【答案】为孟子政治主张,孔子曾提倡礼治和德政,认为“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提出仁政,认为王者行政即“施仁”的过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仁政是王者的仁义之心推己及人的结果,强调以仁义道德为施政的根据。仁政的具体内容有“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实行井田制,“制民之恒产”,不违农时,“取於民有制”,“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孟子·滕文公上》)。认为“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

16.不忍人之心

【答案】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所以,所谓的「不忍人之心」,应是在「乍见」任何一人之危及生命之际,都能有此纯粹,无条件,全无感性欲求的本心。

17.三表

【答案】墨子提出的认识或判定言论是非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下原察百性耳目之实”,即实际大众经验;“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政治实践。

18.气禀

【答案】人生来对气的禀受。《韩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认为气禀是人的生命来源。《论衡·命义》“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认为人的生死祸福、贵贱寿夭皆由气禀决定。宋理学家则认为气禀形成人的气质之性,是人性善恶的来源。北宋二程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禀得至清之气者为圣人,禀得至浊之气者为恶人。”(《遗书》卷二十二上)

19.五行

【答案】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

20.无名

【答案】《老子·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但老子认为无名更能体现出道的性质。因为道无形无象,“绳绳不可名”,很难用名称概念去把握,故“道常无名”,道即为“无名之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庄子继承之,《庄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庄子·逍遥游》“圣人无名。”

21.朱熹

【答案】(1130-1200)宋理学家,字元晦,博采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张载诸家学说,建立庞大的客观维新主意理学体系,为理学之“集大成者”,世称“闽学”。其哲学体系基础是“理”,理即太极,“理在气先”,事物之发展皆由理(即“一”)按一分为二原则衍化,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致无穷,从而产生万物,万物总有理,但总起来说是一个理,此为其“理一分殊”论。以为穷通天理之途,有二,一曰“格物致知”,人们今日格一物,可知一理,明日格一物,又可知一理,一旦豁然贯通,即可“穷理”;二曰“存天理,去人欲”,必须“居敬”,克制私欲,始能“穷理”。天理体现在人事关系上则为“三纲五常”,妇女必须恪守“三从四德”,夫死守节。一生著作甚多,有《易本义》、《太极图解》、《诗集传》、《通书解》等及后人汇编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22.三本

【答案】(1)《墨子·尚贤中》“何谓三本?曰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墨子把高爵、重禄、断令视为实现“尚贤使能”以治国的三种手段。(2)指礼的三个根本前提和根本内容。《荀子·礼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23.形神相即

【答案】是范缜论证其神灭论以及对形神关系的一元论观点,意思是形和神,神和形是不能分离的,形和神名殊而体一,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这又被叫做形神不二或形神不得相异。

24.类名

【答案】反映一类事物性质的概念。《墨子·经上》“名达、类、私。”《经说上》“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马”即类名。其外延小于达名,大于私名。荀子称为“大别名”。《荀子·正名》“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

25.尚同

【答案】(1)墨子政治思想。尚即崇尚,同指统一、同一,指层层统治同异于天子的理想的政治。墨子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并主张建立一种从天、天子到诸侯、将军、乡长、百姓的严格的等级统治秩序。在这种秩序下,“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下一致,就能“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之治也。”(2)《墨子篇名》,分上中下三篇。

26.盗竽

【答案】亦作“盗夸”。《老子·五十三章》“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竽)。”韩非子进一步发展此思想,《解老》“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奸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者,是为盗竽矣。”明确把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商工之民视为国家必须首先加以剪除的祸害。

27.坐忘

【答案】庄子认为“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彻底忘掉自己,从而消除物我对立,使自己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坐忘是庄子内向的修养方法,即使内心保持虚静,去掉一切情欲,消除物我对立,顺应自然,安于命运,这样就可以从一切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精神自由。

28.同名和异名

【答案】《荀子·正名》“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主张事物同实则同名,异实则异名,名、实之同异,不能混淆。

29.气

【答案】本义为云烟、云气。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30.三才之道

【答案】易传中用来描述自然和社会法则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和法则称为天道和地道,人类活动的规则称为人道,天道指阴阳,地道指柔刚,人道指仁义。

31.恍惚

【答案】“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恍惚超越于感官之知,但是其中有物有象,包含一切。“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32.元气

【答案】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以元气为天地本原。

33.逍遥

【答案】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用语。指一种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宝鸡文理学院中西哲学通论(加试)之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2024年中国哲学史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

一、名词解释

1.单与兼

【答案】《荀子·正名》“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杨倞注“单,物之单名也;兼,复名也。喻,晓也。”单名指内涵较少的概念,如马;兼名指内涵较多的概念,如白马。二者是从属关系。

2.名教与自然

【答案】魏晋玄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自然则指天道之无为,人类无须以人力干预也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欲。儒家重名教,道家尚自然,二者长期有争论。魏晋玄学以老庄思想释儒,进一步展开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并成为玄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认为维护社会秩序最好的途径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治。主张超越名教的束缚,返归于自然,以虚静之心任性任情。极大地冲击了礼教的神圣性,为门阀士族腐朽堕落的生活作辩护。宋代学者以复兴儒学自命,重振传统纲常名教,以天理论证名教的绝对性和合理性,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巨大枷锁。明李贽再次冲击名教是非观。近代谭嗣同提出“冲决网罗”,抨击封建纲常名教。以西方近代伦理原则和自然人性论反对名教,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

3.滑和

【答案】滑,乱;和,和谐。《庄子·德充符》“不足以滑和,不可以入灵府。”成玄英疏“滑,乱也。虽复事变命迁,而随形任化,淡然自若,不乱于中和之道也。”庄子主张随自然变化,不因外事而扰乱内心的宁静和谐。后《淮南子》继承此思想“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

4.天人之辩

【答案】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5.无功

【答案】指顺应自然而不居功。《老子·三十四章》“功成而不有”、《老子·七十七章》“功成而不居”。庄子继承老子思想,《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郭象注“今顺而不助,与至理为一,故无功。”认为圣人应顺应自然而不干预,使自己完全合于道。

6.三宝

【答案】(1)《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2)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3.道教名词“人有三宝三丹田。”另指精气神内三宝和耳目口外三宝。

7.天均

【答案】亦作天钧,庄子用语。《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成玄英疏“始卒无端倪,是之谓天均。”意谓万物变化不停,无始无终,处于自然均平变化的状态之中。又《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成玄英疏“天钧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二、简答题

8.谈谈公孙龙的白马论

【答案】(1)公孙龙认为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差别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绝对没有相联系之处的,在他看来白马和马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因此他们之间毫无联系,白马这个概念既名色又名形,而马是名形的,马的概念内涵小,白马概念内涵大,所以白马不是马,但是马概念外延比白马大,这两个概念在逻辑上又类属关系,否认二者关系是错的,他看到马和白马区别有辩证法因素。

(2)白马论的论据“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皆不可”,但他故意不说求马,送上白马也可以,从而得出结论白马非马,这就近乎于诡辩。

(3)公孙龙的白马论,提出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别,指出由于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应区别概念的不同,这在逻辑上对明确概念是有意义的,但排斥概念间的联系,是违背客观实际的。

9.如何评价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答案】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代的著名学者,他们均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二人的观点从出发点和发展途径,以及最终归宿都有很大的差别,现就将二者理论上的简述如下:

(1)二者的出发点不同:

孟子持人行善的主张,他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是对别人的“同情心”。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人生来就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荀子持“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2)二者对于人性的发展途径观点不同:

孟子认为从他的天赋“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套修养办法,通过“反求诸己而已”即在于主观的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来达到他所持的道德标准。

荀子认为,需要圣人、君主对称民的教化,需要礼仪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3)二者观点的最终归宿不同;

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的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仪制度等是后天才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黑格尔曾认为,主张性恶比主张性善深刻得多。

孟子和荀子的观点除以上的主要不同外,它们的观点也有相同的地方。他们所谓“性善”、“性恶”的含义,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标准。

10.谶同纬的区别

【答案】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测吉凶的粗俗迷信,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的预言,为实现政治斗争服务,早在春秋时就出现过。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即对经而言,是由儒生用阴阳灾异之说来解释,演绎和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谶和纬的应用范围不同,谶和当时的神仙方术有些接近,纬是假托神意,把经学神化。

11.阴阳家

【答案】阴阳家,亦称阴阳五行家,是汉朝人给的称谓,它的产生与天文学发展有关。邹衍为其代表人物,著有《易传》。

12.今天如何看待“存天理,去人欲”?

【答案】二程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的观点

二程根据他们的人性论,提出“存天理,去人欲”。他们宣称,应该克服“人欲”,保持以“天理”为内容的本性。认为天理人欲是势不两立的。“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人虽有意于为善,亦是非礼。无人欲即皆天理。”“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欲之害人也,人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不知,则至于灭天理而不知反。”二程注重修养,认为存天理,去人欲,就是修养之道。还强调“敬”。“敬”即是经常集中注意力,时时警惕自己,克服一切不符合道德原则的杂念。即“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若欲免

考研复试精品资料此,为是心有主,如何为主?敬而已矣。”二程所谓“敬”,具有宗教徒“虔诚事上帝”的精神状态,本质上是一种严肃主义的修养方法。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的观点:

二程把“道心”等同于“天理”,把“人心”等同于“人欲”。朱熹进一步发挥了二程的思想,而认为“人欲”只指“人心”中为恶的一方面,而不包括“人心”中合理的欲望可以为善的一方面。他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必须“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即“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二程、朱熹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一方面,束缚了人们正常的物质欲望的满足,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对于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论述题

13.孔子的理想国

【答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礼记?礼运》)理想是现实的折射,道学家由于对现实不满而提出自己的主张,描绘一番理想图景。而理想的存在正是人生的目标和动力,有了对理想国的定义和憧憬,孔子一生的追求和奉献也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14.如何认识唯识无境的思想?

【答案】唯识无境是玄奘所创立的唯识宗的观点。唯识宗由分析法相而表达“唯识真性”,故又称为“法相唯识宗”。唯识宗的基本思想是“万法唯识”和“唯识无境”。

第一.定义:

“唯识无境”的境,不是指客观的外境,而是指人们执为实有我法等境的境;唯识的“唯”是显现的意思,指唯独只有种子的显现,能所都是种子的显现。这里的种子显现,就是指由各种因缘和合而生起,而人们执著这和合生起的各种境为实有,其实不然。所以唯识家指出“境无”。

第二.理论依据

(1)我法本空,唯识无境。

唯识家为“我”和“法”两大部分,“我”指生命的主体如人的情欲、意志,自我意识活动等属于“我”;“法”指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属于“法”,“我”和“法”包括了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他们认为“我”和“法”都不是客观的存在,都是虚假的现象,都是空的,“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成唯识论)卷一)。因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由意识变现出来的,所以是虚假的、不实在的。因此他们提出了“万法唯识”和“唯识无境”的思想。

(2)“能缘”与“所缘”皆不离心。

①他们认为意识的活动有两个方面:一为“能缘”,一为“所缘”。能缘指意识的能动作用,又称为“见分”,如眼识能看、耳识能听等等。所缘指意识的对象,又称“相分”,如眼所看到的形色等。而任何意识活动都有“见分”和”相分”,由此我和法,无非都是意识的见分和相分,离开了意识的“见、相二分”,也就投有“我”和“法”的存在。所谓“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也就是说,世界上的各种现象,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在意识之外存在(“似外境现”),其实都是在意识之内,由内识“转似外境”的。而一般人所以把意识的见分和相分当作“外境”,看成是客观实在的东西,那是因为人类从无始以来就有一种妄加分别的愚昧的偏见,把虚假构东西“执为实我实法”。又因为执著有“实我实法”,所以产生种种烦恼,而不能超脱生死轮回之苦。

②唯识宗认为:识之显现是因为阿赖耶识由无始以来分别薰习所致,由此才显现所取之外境与能取之我。“唯心”有二种显现,即所取与能取之显现。然而这两种上显现都不过是阿赖耶识所显现,并无实在

考研复试精品资料之外境与认识外境之主观。因此,三界诸法皆唯识,离识并无实在之外境。即世界一切现象皆为内心所变现,心外无独立之客观存在。外境随缘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即指诸法随人之情识设置而非实有,所缘之境,唯识所现,诸法皆不离心。

(3)种子与识的关系:“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

为了论证“唯识无境”说,唯识宗还进一步对意识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们把意识分为三大类八种识。第一类为“阿赖耶识”,第二类为“末那识”,第三类为“了别境识”。

所谓“了别境识”,即是指能分辨对象的识,共有六种: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前五种即指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第六种意识指知觉和思维活动。这六种识引起的对象称为六尘或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所谓“末那识”,即为第七种识,可译为“思量识”,其作用恒审思量,执着于“我”,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大烦恼。这种识计较有“我”。也可说是自我意识。

所谓“阿赖耶识”,可译为“藏识”,为第八种识。它藏有世界上一切法的种子,此识最为重要,又称作根本识。其中所藏的种子有两大类:有漏种子利无漏种子。前者生出世间诸法,使人生死轮回不止。后者生出出世间诸法,是成佛的种子。

“阿赖耶耶识”还藏有共相种子和不共相种子。共相种子变现出来的事物,人人对它有共同的感觉,如山地水火风四种特性构成的山河大地等。不共相种子变现出来的事物,只有本人才能感受到的,如人的根即六种感觉器官的感受即如此。

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仓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缘,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薰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为的心理动机。

(4)转识成智与三性

大乘佛教哲学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要解决人如何能成佛的问题,为此唯识宗又提出了“转识成智”的思想。

“转识成智”是说,八种识都转变为成佛的智慧。他们说,执着有“我”产生“烦恼障”;执着有“法”,产生“所知障碍”(各种虚妄分别计较);只有破除“我”、“法”二执,以“我”、“法”为空,才能使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涅槃世界。他们认为,“阿赖耶识”中的“有漏”种子是我、法二执二障的根子,可以通过累世的修炼,使“有漏”种子逐渐消失,成佛的“无漏”种子逐渐的增长,八识都变为成佛的智慧,便成佛。

为了破除“我”、“法”二执,断绝“有漏”种子,“转识成智”,他们又提出了识有“三性”说。

所谓三性:一是“遍计所执性”,是指人们普遍地对万事万物分别计较,视一切事物为各有自性差别的“实我实法”的世俗认识。其实这些事物都是不真实的。

二是依他起性,是说万事万物皆是依赖心识而生灭,是虚幻不实的。

三是圆成实性,是指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错误之见,认识到“我”、“法”两空,由此而显现出真如实性。并认为这种智慧,至高无上,圆满真实,即达到了绝对真理。以此他们认为人们通过修炼,使自己的意识达到“圆成实性”,灵魂就可得到解脱,成为“佛”了。

考研云平台

本文TAG: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考研云平台